二手房业主被降价逼疯
2025-07-21

22bc51b22aad1785994d09089775107b_66385bb00297ad327e88fdc94a0bdedfe93fad51.png 

二手房市场的 “价格战”

 

在当今的房地产市场中,二手房业主可谓是压力山大,被 “降价” 这件事逼得快疯了。曾经,房子是人们眼中的保值增值利器,可如今,二手房市场的形势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上海杨浦区的余乐乐对此感受颇深。她为了给家人置换房子,在 7 月初将自己位于五角场商圈的一套 110 多平方米的房子挂牌出售。本以为卖房这件事虽不轻松,但也不至于太难,可现实却让她始料未及。房子才挂出去一周,余乐乐就感觉自己卷入了一场拉锯战。

 

中介们的表现让余乐乐十分无奈。有的中介一上来就否定她的房子,话里话外都在劝她降价。余乐乐觉得自己的房子在小区内没有竞品,装修也没有硬伤,可中介却不这么认为。在社交平台上,像余乐乐这样的业主不在少数,他们纷纷分享自己遇到的 “中介压价套路” 以及 “如何防止被中介 PUA、守住底价” 的经验帖。

 

同样被中介压价困扰的还有上海嘉定的周时雨。她因为跨时区找租客、维护房子成了巨大的负担,所以决定把房子卖掉。为了让房子状态更好,她放弃了 “金三银四” 的卖房旺季,等到 5 月上旬租客退租后,通过视频远程指挥保洁阿姨,重新摆放家具,甚至换了更温馨的灯泡。可即便如此,她的房子依然遭到了中介的挑刺。

 

中介们有一套类似的话术,他们强调现在买家少,人口出生率在下降,如果不尽快降价出手,未来只会更难卖掉,从而试图压低业主的预期。还有中介会主动向周时雨提到,同一小区刚挂牌了一套更便宜的房子,买家都在看那套,制造紧迫感。

 

业主与中介的博弈

 

面对中介的压价,业主们也并非束手无策,他们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周时雨在报价时,会在心里真实底价上再加 20 万元,留作砍价余地。她还学会了 “试探” 中介,每当中介说有买家想了解底价时,她都会临时追问细节:客户做什么工作?为什么看中这套房?是首次购房还是置换?如果对方一时答不上来,她就知道大概率又是来套底价的。

 

余乐乐也有自己的坚持,当有中介和她谈起 “底价” 时,说预算比挂牌价低近 120 万元的客户能不能来看房,她当场就拒绝了。在她看来,这根本不是理性的买方心态,而是抱着 “捡漏” 的想法来试探价格。

 

然而,业主们的这些应对策略也并非总是有效。因为中介掌握着大量房源,在买方市场下,他们最终重点推哪一套,有时只是一念之间。不少中介为了促成交易,会有一套专门用来压低业主价格的话术,这让业主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和防备心理。

 

市场形势的转变

 

二手房市场的这种变化,背后是市场形势的转变。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会长柴强近期发文指出,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从以新房交易为主转向以二手房交易为主,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2025 年上半年,上海全市二手房成交 13.01 万套,创下近四年来半年成交量新高。据房产交易网站 “太平洋房屋” 分析,上海二手房已连续 4 个月成交量破 2 万 “阳春线”,上海二手房市场正处于新周期下的动态平衡阶段。但从成交价、挂牌量来看,上海二手房依然受困于 “以价换量”。

 

不仅是上海,全国多地的二手房市场都呈现出类似的情况。广州越秀区某老旧小区一套房源,从 450 万挂牌价跌至 300 万成交,降价 150 万,缩水幅度达 1/3;深圳罗湖雍翠华府二手房单价较 2018 年下跌超 1 万元 /㎡。全国多地二手房市场议价空间普遍达 30%-50%,业主资产随市场下行大幅缩水,从 “期待增值” 到 “无奈割肉” 成为普遍心态。

 

中介模式的变化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上海链家推出了 “房客分离” 模式。所谓 “房客分离”,是指上海链家打破过去一个经纪人同时服务买卖双方的做法,要求每个经纪人只服务于其中一方,保证交易双方都能获得更专属、高效的服务。

 

然而,这种新模式似乎并没有完全解决业主的问题。余乐乐发现,对接的经纪人根本懒得维护她的房源,挂牌一周都没人管。还有经纪人吐槽现在带 45 组客户才能卖出一套,压力比以前大几倍。

 

相比之下,美国的中介服务模式则有所不同。周时雨在美国定居后,买过房也卖过房,接触过当地的中介服务。美国房地产中介采用单边代理模式,中介会给她具体的建议,比如周边房源的成交周期、近半年的成交价,还会为她的房子做细致的功课。甚至会根据不同买家的喜好,给出一些装修建议,比如建议她换一换窗帘颜色,让房子看起来更讨喜。

 

业主的无奈与挣扎

 

对于二手房业主来说,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无奈与挣扎。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够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卖出房子,毕竟房子是他们的重要资产。但另一方面,市场的现实却让他们不得不面对降价的压力。

 

像余乐乐,她希望赶在 2025 年底前完成交易,享受退税优惠,但市场预期低迷,买家希望低价捡漏,如果她不愿意把价格压到心理底价以下,置换链条就可能无法转动。而张辛在河北老家有套 “老破小” 二手房,挂牌价 70 万,却有买家上来就砍价 20 万,这让她十分震惊。数月过去,卖房一事毫无进展,她的心态也从最初的坚持变得动摇,甚至想着如果五六十万有人要,就赶紧出了算了。

 

市场的未来走向

 

目前来看,二手房市场的降价趋势还未出现明显扭转。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24 年 8 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 14549 元 / 平方米,环比下跌 0.71%,已连续 28 个月环比下跌,同比跌幅为 6.89%。8 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为 100 个,已连续 5 个月呈现百城二手房价格集体下跌状态。

 

不过,也有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市场的未来走向。今年以来,楼市政策端出台了数轮政策,涉及商贷利率、首付比、公积金贷款利率等多维度,致力于稳需求、去库存、稳预期。如果后续有更有力的政策出台,比如降息、优化国企收储政策、放松核心城市限购政策等,可能会对二手房市场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总之,当下的二手房业主被 “降价” 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他们在与中介的博弈中努力坚守,同时也在等待市场形势的好转。而二手房市场的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指点网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