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8 日,涡阳县卫健委发布公示,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对涡阳阳光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予以注销公示,原因是该医院不按规定校验。这家成立于 1998 年、运营长达 27 年的老牌民营医院,终究未能在医保服务协议中止的困境中挺过来。
涡阳阳光医院规模并不小,床位数达 200 张。2020 年 1 月,其新院区正式开业,占地 50 亩,总投资 2 亿元,建筑面积超 5.3 万平方米,不仅增设血液透析科等科室,还增添了大量先进设备。为提升综合实力,医院还与多家省内外公立医院结为医疗联合体。
然而,今年 3 月,涡阳县医疗保障局发布决定,对涡阳阳光医院等 3 家社会办医中止医保服务协议六个月,中止期限从 2025 年 4 月 1 日至 10 月 1 日。仅仅三个月后,医院便走向了注销。
早在 2022 年,亳州市医保局发布的《2022 年 1 - 12 月份随机抽查定点医疗机构抽查情况和处理情况(行政处罚)》显示,全市共 29 家医疗机构被查,涡阳阳光医院就在其中。其违规行为包括重复收费、过度诊疗、串换项目收费、分解收费以及超标准收费。
医保服务协议的暂停,对医院运营的打击是致命的。医保资格是众多患者选择就医机构的重要考量因素,一旦失去,意味着大量患者流失。不少医院因暂停医保结算陷入运营困境,医生离职,业务难以开展。与涡阳阳光医院类似,今年 4 月,湖北黄石大冶朋仁医院因医保违规,被追回医保基金损失金额 72 万元,处罚款 110 万元,并被解除医保定点服务协议。一个月后,医院申请注销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民营医院对医保的依赖程度,从一组数据可见一斑。以 2018 年为例,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18 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支出 17822 亿元。财政部数据表明,当年公立医院来自各类医保基金的收入达 12339 亿元,占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的 51.5%。经计算,2018 年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保份额约为 3700 亿,占医保基金总支出的 21% 左右。而《2019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8 年非公立医疗机构收入为 5065 亿元,即医保收入占非公立医疗机构收入比重超 70%。
在业内人士看来,多数民营医院伴随医疗保障体系发展而成长,医保曾是其重要发展助力。但随着国家医保局成立,打击骗保力度加大,部分靠违规骗取医保生存的民营医院失去了生存土壤。公立医院即便因骗保被查处,取消医保资格可能性小,且恢复概率大;而民营医院一旦被取消医保资格,不仅难以承受等待恢复的时间成本,再次获得医保定点资格的概率也极低。
知名医改专家徐毓才指出,在大数据监管下,医疗服务行为近乎透明,诊疗与医保收费记录不符将成为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甚至骗保的证据。在新医保时代,医疗机构合法合规经营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
对于民营医疗的未来出路,专家建议,除走自费、高端路线外,在基本医疗市场中,合规经营仍有广阔空间。以台湾地区为例,在健保格局下,民营医疗获得了长足发展,为民众提供了优质且可负担的医疗服务。同时,医保部门也应积极探索与民营医疗合作的路径,发挥民营医疗效率优势,共同节省医保基金,实现共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