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上半年,全国医疗机构迎来深度洗牌期。据医院并购网不完全统计,1-6月共有327家医院通过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同比增加42%;另有多地卫健委披露89家民营医院进入破产程序,数量创近五年新高。
一、倒闭转让医院三大特征
1. 民营专科医院成重灾区
破产名单中,86%为民营专科医院,其中医美机构占32%,口腔医院占21%。杭州某整形医院老板坦言:"去年税务稽查补缴800万,今年DRG付费又砍掉30%收入,实在撑不下去了。"
2. 二级医院最危险
转让案例里,二级综合医院占比达57%。这类医院普遍面临"大病治不了、小病不赚钱困境。河北某县医院院长表示:"现在做一台阑尾炎手术要亏2000元,医保控费太狠。
3. 连锁集团甩卖资产
某上市医疗集团半年内挂牌11家亏损分院,其财报显示这些医院平均床位使用率不足40%。业内人士透露:资本现在只保留三甲医院和高端诊所,中间层全砍掉。

二、四大致命原因
1. 医保DRG/DIP支付改革
2025年DRG付费全面覆盖二级以上医院,某三甲医院胸外科主任吐槽:"现在做肺癌手术像在菜市场砍价,超过标准费用就得科室自己贴。"
2. 带量采购延伸至耗材
骨科关节、心脏支架等耗材价格腰斩,原本依赖这些项目的医院收入锐减。江苏某骨科专科医院月流水从600万暴跌至200万。
3. 医生集团挖角
知名医生组团成立工作室,带走核心患者群。北京某私立医院院长苦笑:"我们花800万年薪留的专家,被互联网医疗平台用股权挖走了。"
4. 运营成本暴涨
医疗责任险保费上涨50%,合规成本增加30%。深圳某医院财务总监算账:"光信息化系统改造就花了2000万,但病床还是空着一大半。"

三、接盘方的新玩法
1. 国企医院"回巢潮"
华润医疗、通用医疗等央企上半年收购47家改制医院,主要布局县域医疗市场。某并购负责人说:"我们在赌十年后的老龄化刚需。"
2. 互联网医院"抄底"
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收购线下实体医院,用于互联网诊疗资质落地。被收购的沈阳某医院护士透露:"现在全院都在学怎么配合主播做线上问诊。"
3. 药企"反向控制"
恒瑞、正大天晴等药企收购肿瘤专科医院,构建"临床-研发-销售"闭环。业内人士分析:"这是为应对创新药谈判降价准备的后路。"
四、未来三年预判
1. 2025-2026年将是医院倒闭高峰期,预计20%民营医院退出市场;
2. 2027年后行业进入整合期,可能出现区域性医疗集团;
3. 能存活下来的医院必须做到:要么足够大(三甲规模),要么足够专(单病种王者),要么足够便宜(社区流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