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档酒店加盟:黄金时代结束,还是新机遇开启?
2025-11-07

 来源:原创董布懂 酒店观察网 侵删


6b900c945922f82370959f68815cf148_f5e3d694e357cb0568c3be0a768c7607f192ccfe.png


2024年,中国酒店加盟市场迎来明显拐点。过去十年,资本、加盟商与品牌方共同推动了连锁化浪潮,中档酒店成为投资人资本避险与投资的主流方向。



据浩华管理顾问公司《2024中国酒店投资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新开业酒店数量同比下降7.8%,其中中档酒店新签约项目减少近10%。


酒店行业进入“以存量换增长”的阶段——新增市场疲软,改造、托管与轻加盟成为主流。


一位来自华东地区的酒店投资人告诉《酒店观察网》:“2021年和2023年初那时候,大家一窝蜂签约,现在更多人开始观望。ROI(投资回报)回到五年以上,资金成本、人工成本都上去了。”


过去,加盟模式被视为轻资产拓张的快速通道;如今,它却成为众多投资人心中的不安来源。


01

回报周期、供需与信任

 

在疫情后复苏初期,不少投资人期待市场“V型反弹”,但2024年实际回报远低于预期。


STR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中档酒店平均RevPAR较2019年同期仅增长5%,而人力与综合运营成本却上涨超过15%。


以往3年回本的预期,如今普遍延长至5年以上。尤其在三、四线城市,部分品牌门店的盈亏平衡点被推迟了6—12个月。


加盟商普遍反映,品牌方招商时承诺的稳健回报模型在实际运营中难以兑现。


其次,中档酒店市场的“供给过剩”正在显现。根据迈点研究院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中档及中高端酒店总量突破15万家,增速连续三年超过需求增长。


部分区域市场已出现严重内卷:房价同质化、装修标准趋同、品牌区隔度下降。


以长沙为例,这座被誉为全国中高端酒店最密集城市之一的市场中,2024年中档酒店平均入住率仅为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大量加盟商陷入低价换量的恶性循环。


最深层的焦虑,来自信任。


许多加盟商反映,品牌总部在签约阶段承诺的市场调研、开业支持、会员导流在实际落地中缩水。


一些连锁品牌以规模优先,不再关注单店盈利模型。


“加盟后发现,会员系统带来的订单不到预期的三分之一,其他都是OTA的自然流量。”一位四川加盟商坦言。品牌方的招商故事与加盟商的经营现实之间,出现了结构性断层。


 02

从样本看市场

 

2024年,华住集团迎来成立20周年。季琦在大会上提出“回归客户、回归效率、回归信任”的三重命题,这其实是对过去几年加盟体系的一次反思。


华住的中档主力品牌——全季酒店,过去三年保持年均约400家开业速度,但加盟商结构正在变化:新加盟商比例下降,复投比例上升。意味着新玩家在减少,而老业主在加码。


华住正在通过数字化系统优化运营效率。例如推出的华掌柜系统、AI选址模型与成本控制体系,试图让加盟商感知到技术带来的真实节流。


然而,全季品牌在部分三线城市也遭遇入住率波动与定价压力。华住的挑战在于:在保持标准化与规模优势的同时,如何重新定义与加盟商的利益共创关系。


锦江集团目前拥有30余个品牌矩阵,从维也纳、白玉兰到凯里亚德、丽笙系列,几乎覆盖从经济到高端的全线价格区间。


但品牌数量过多,也让加盟商陷入选择焦虑。2024年,多位投资人向《酒店观察网》表示,他们在与锦江洽谈时,往往面对多个定位相近的品牌,价格、设计、客群差异模糊。


锦江的强项在规模与资源,但弱项在品牌差异化叙事。

 

品牌间的内部竞争让加盟收益模型更加复杂:同一集团内部品牌在同城竞争,削弱了加盟商信心。这也是大集团在品牌多元化之后必须面对的管理问题。


这种方式也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的近距离开店的问题,几乎头部所有的集团都面临这些问题,如亚朵、华住等。

 

在区域市场层面,焦虑表现出明显分化。


长沙的中档酒店市场已趋于饱和。2024年全市中档酒店平均RevPAR约为270元,同比微降2%。


大量加盟品牌酒店陷入价格战,部分投资人选择转为长租或短租公寓。


而成都却是另一种局面。作为西部核心城市,成都的中高端酒店仍有增长空间,尤其在商旅复苏与会展经济带动下。

 

2024年成都中高端酒店平均入住率达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加盟门槛与改造成本也随之上升,一家加盟某头部中档品牌的成都业主透露,其开业成本比2019年高出近30%。这意味着市场有需求,但成本不便宜。


03

从规模时代走向经营时代

 

进入到今天,理性加盟正在成为主导,加盟商不再迷信品牌光环,而更关注盈利模型、现金流与总部品牌运营能力。部分投资人要求总部提供“第三方投资测算报告”,甚至联合多品牌比价。


其次,品牌服务化开始转型,过去品牌卖的是标识与系统,现在更要卖能力与结果。


越来越多品牌方开始成立加盟共创中心或业主委员会,强化品牌与业主的经营陪跑。


当下,品牌方在逐步减少重资产持有,但增加了技术、培训、收益管理服务投入。例如华住、东呈都推出数字化运营平台,让业主实时查看财务与会员数据。


而在部分三、四线市场,本地精品与区域小连锁迎来机会。它们以差异化的设计与成本优势,弥补头部品牌的加盟真空,因地制宜会更有结果。


04

加盟的下半场,是信任的竞争

 

加盟焦虑并非坏事。它意味着市场开始回归理性。过去的签约热建立在信任幻觉之上——投资人相信品牌故事,品牌方相信规模能解决一切。


但在2025年的现实中,双方都需要重建一种更稳固的合作逻辑。


品牌必须首先证明自身模式能持续盈利,让投资人对你的产品信任。在服务层面,品牌总部要兑现承诺,而不是招商时的口头支持,从服务角度建立信任。

 

真正的伙伴关系,是共同面对经营周期波动的共担机制,建立长期的信任,季琦在华住20周年上就强调,华住最重要的是一群加盟商伙伴。

 

未来五年,中国酒店业的竞争将不再只是招商能力的规模较量,而是经营效率与信任重建的博弈。

 

中档酒店的市场仍然广阔,但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新一轮增长属于那些能帮助业主赚钱、能共建品牌生态的集团。

 

加盟不再是买入一个牌子,而是进入一场长期合作。

 

焦虑的尽头,不是离场,而是回归经营本质。



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指点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指点网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135-3041-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