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出售4家家乐福
2025-06-21

49039201cb8dc72cad3d842091116ea8_f10bb99b92246d4ce1a2f86e4a32720e3d9ea8c6.png

四家家乐福超市子公司,打包价只要4块钱——你没看错,平均一家公司就值1块钱。苏宁易购最近这波操作,直接刷新了大家对"清仓甩卖"的认知。2019年苏宁买下家乐福中国八成股权时花了48个亿,如今却以"1元店"模式处理资产,反差实在太大。不过细看内情就明白,这4家公司早就不营业了,欠的债加起来超过17亿,宁波、杭州、株洲、沈阳四地净资产全是负数,最惨的沈阳家乐福负债接近7个亿。苏宁这次出手,表面是卖资产,实际是甩包袱。

image.png

一、清仓甩卖,苏宁在打什么算盘?

苏宁这次"4元卖4店",核心目标就一个:减债脱困。这四家家乐福子公司早就关门停业,成了苏宁账上的"不良资产"。交易完成后,它们不再并表,苏宁不仅能卸下债务包袱,报表上还能多出5.72亿的净利润。这招"出表增利"在财务上很常见,但如此低价处理也反映出苏宁当前的迫切——它正全力聚焦家电3C主业,超市这类非核心业务必须"断舍离"。

二、从豪购到贱卖,家乐福经历了什么?

曾几何时,家乐福还是中国零售业的明星。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快速扩张,巅峰时门店超300家。但电商崛起后,大卖场模式日渐式微。苏宁2019年接盘时,家乐福已连续亏损,本想靠苏宁输血翻身,结果苏宁自己也缺钱,无力回天。2022年起家乐福陷入"塌方式危机":门店大规模关闭、购物卡受限、供应商追债……到2023年底,全国仅剩4家店苦撑。北京最后一家店蜷缩在商场地下角落,商品寥寥无几,昔日的零售巨头落得如此境地,令人唏嘘。

image.png

三、甩掉包袱后,苏宁能轻装上阵吗?

甩卖家乐福是苏宁战略收缩的关键一步。48亿买来的资产如今4块钱处理,学费交得心疼,但也是无奈之举。从"买买买"到"卖卖卖",苏宁正在回归本源。2024年它终于扭亏为盈,全年赚了6.12亿,今年一季度继续盈利。家电补贴政策("国补")帮了大忙,去年四季度收入明显跳涨。但光靠补贴不行,苏宁还得靠自身造血。现在它手握超1万家门店,连锁规模全国前三,如果能深耕家电服务的护城河,或许能在京东、淘宝的夹击中守住阵地。

结语:断臂求生之后

苏宁这次"白菜价"甩卖,看似荒诞,实则清醒。跨界扩张的水土不服给它上了一课:做超市和卖家电需要的完全是两套本事。卸下家乐福这个包袱后,苏宁更该想清楚——假如没了政策补贴,自己靠什么活下去?家电赛道低频、重服务的特性是挑战也是机会。能不能把上万家门店变成体验中心,把会员体系做深做透,将是它能否真正翻身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