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周,高盛、瑞银、联博、景顺这些国际大机构密集发声,齐刷刷看多中国资产。高盛在最新报告中预测,中国在AI领域的突破可能引发2000亿美元资金流入,推动股票合理价值提升15%到20%。这个数字可不是小打小闹,说明外资对中国资产的热情真回来了。
外资态度大转弯
景顺亚太区的赵耀庭刚从欧洲路演回来,明显感觉不一样:"这周在那边,投资人问中国市场和亚洲市场的问题明显多了起来。"更直接的信号来自瑞银:欧洲投资者对中国股票正从低配转向中性,有些人甚至开始超配,这在过去几年的路演中几乎没见过。
瑞银中国股票策略主管王宗豪也证实,最近两周在欧洲和亚洲跑了一圈,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确实提高了。虽然全球经济还有不确定性,但多数人都认同中国股票现在很有吸引力。去年9月以来,随着中国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全球资本对中国市场的热度持续攀升,今年参加瑞银亚洲投资论坛的美国投资者数量明显增加。
科技突破成催化剂
外资态度转变背后,中国科技突破功不可没。高盛报告特别提到,今年1月下旬DeepSeek-R1的横空出世,加上其他中国AI模型亮相,直接改变了中国的科技题材叙事。这些模型展现出全球竞争力和成本效益,让投资者重新评估AI对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
以前,全球投资人对中国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关注很有限",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策略师王滢指出,"现在不一样了,DeepSeek的出现,加上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突破,让全球投资人重新审视中国科技的投资价值:cite[4]。"赵耀庭还观察到,中国科技股和美国科技股之间的溢价正在收窄,这意味着原本投向美国科技"七巨头"的资金,未来可能转向中国科技股。
消费回暖,制造升级
经济基本面也在支撑外资的乐观预期。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创下年内最高增速。商品零售额增长6.5%,比4月份还提高了1.3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截至5月底,五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高达1.1万亿元
制造业升级同样亮眼。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工业机器人产量猛增32%,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6.8%。5月份单月,飞机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制造增速分别达到18.7%和15.5%,发电机组、全集装箱船等产品产量增速更是高达40%以上
外资上调经济预期
基于这些积极信号,多家外资机构近期纷纷上调中国经济预测。高盛把2025年GDP增速预测上调0.6个百分点,摩根士丹利从4.2%调到4.5%,德意志银行则上调到4.7%。高盛首席经济学家闪辉特别提到,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是个关键因素,这让他们把中国出口量增速预测上调5个百分点
科技消费成外资新宠
站在当下时点,科技与消费成了外资最关注的两条主线。高盛直接点名了十大中国领先企业——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医药、携程和安踏体育,全部给予"买入"评级
赵耀庭判断:"下半年,中国科技行业和技术创新的积极进展,加上刺激措施对消费的提振作用,科技和消费市场将迎来机遇,特别是必需消费品和消费服务或有良好表现。
从低配到超配,从观望到抢筹,外资机构用真金白银表达着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当科技突破遇上消费回暖,中国资产的"DeepSeek时刻"正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