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商务部7月3日发布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7%。
今年前5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14033.7亿元,增长15.1%;进口18509.9亿元,增长2.7%。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1—5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2492.7亿元,增长5.0%。其中,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较大,金额分别为5384.1亿元、4400.6亿元,增速分别为3.2%、10.7%。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7196.5亿元,增长6.6%。
旅行服务出口增长最快。1—5月,旅行服务继续快速增长,进出口达9200.5亿元,增长12.2%,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其中,出口增长74.2%,进口增长5.3%。
经济发展“稳增长”积极信号显现
2025年时间过半,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企稳向好的成绩单。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生产需求稳步回升,消费市场活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经济企稳态势明显
根据清华大学最新研究报告,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出现企稳迹象。GDP名义增速回升至4.6%,比去年下半年有所提高。特别是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亮眼,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工业平均水平。消费也渐渐回暖,商场里的人气又回来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正在加快。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专家刘建兴表示,当前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生产和需求都在稳定增长。新动能正在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到49.7%,比上月又提高了0.2个百分点,连续几个月保持回升势头。更令人欣喜的是,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处于扩张区间,比上个月增加了4个。
二、生产消费两头热
走进工厂车间,机器运转的声音更响亮了。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比整个工业增速高出4.8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增长也不错,达到11.9%。在消费品领域,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前5个月,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4%,家用电器类增长30.2%,已经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老百姓的购物车里又装满了商品。
电影院里同样热闹。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达到292.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91%。国产电影表现尤其亮眼,《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影片带动票房增长38.64%。电影热映也带火了周边餐饮、旅游,消费市场的活力又回来了。
三、政策支撑见成效
经济企稳背后,是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发力。今年上半年,全国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约5.5万亿元,同比增长57%。这些钱大部分用在重大项目和民生领域,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5月份以来,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已经超过6200亿元,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提速。6月份建筑业活动明显加快,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2.8%,比上月提高1.8个百分点。特别是土木工程类建筑活动连续三个月保持在高位,工地上又忙碌起来。
四、风险挑战仍存
当然,经济回暖的路上还有几道坎。清华大学报告提醒,就业压力仍然不小,特别是年轻人找工作不容易。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房子不好卖,库存居高不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行业出现“内卷”现象。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前5个月下降了10.7%,降幅还在扩大。外需方面,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放缓。消费方面,以旧换新补贴规模下降后,增速可能会比上半年慢一些。这些都需要我们保持警惕。
五、下半年展望
专家们对下半年经济走势持谨慎乐观态度。温彬预计上半年GDP增长5.3%左右,全年增速在5.0%左右。随着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专家刘建兴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就像民生银行温彬描述的那样,中国经济已经走过“骤雨初歇”阶段,正迎来“云破月来”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