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楼市强烈信号来了吗?
2025-07-17

2832b6640c74223c908c4ecab4e7f12a_4900a994270e77eefcb7ec820741672b6bb9906c.png


 信号这么强烈,楼市的救命稻草来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任子畅 幸运的脚步

 

昨天,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低调举行。会议召开之前没什么宣传,但会议规格却是顶配,七位常委集体出席,彰显了城市发展在国家战略里的分量。但,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老问题:楼市能不能借着这股东风喘口气?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可不是什么泛泛之会,在历史上召开的次数屈指可数,建国七十多年,至今仅有5次,但是每次都意义深远。上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还是在2015年,当年就启动了棚改2.0,即棚改货币化安置,推动了全国房价的新一轮快速上涨。我们今天熟悉的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新基建、智慧城市……全部都是那次会议定下的基调。

 

昨天的大会,会议通报白纸黑字写着“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话很重要,请多读几遍。简单说,靠摊大饼、卖土地拉动经济的时代结束了。2024年67%的城镇化率,距离“十五五”规划的70%目标只剩三个百分点,说白了,速度降下来是板上钉钉的事。

 

十年前那场会议推的是“棚改货币化”,直接拿钱砸需求,硬生生把楼市砸出一波高潮。可这次会议提的是“高质量城市更新”,措辞里还特意加了“稳步推进”四个字,摆明了要防着再来一轮债务泡沫。所谓新模式,核心就是两条腿走路:商品房严控增量、死磕质量;保障房按需定建、扩大供给。这种玩法其实很现实——商品房卖给买得起的人,保障房兜住刚需,各走各的道,别互相挤兑。

 

真正值得琢磨的是“存量提质增效”这六个字。过去开发商拿块地就能躺着赚钱,现在得学会伺候存量资产:老旧小区改造、闲置商场改文创园、工业厂房变长租公寓,全是精细活。从增量改成存量,房地产在经济里的角色就从发动机转变成了稳定器。不是不需要房地产了,但新时代有新剧本,指望它再带着GDP狂奔不可能。靠着房地产产业链长的老底子,带带家居、装修、建材这些小弟还是够用的。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钱往哪流。会议文件里埋了个关键信号:财政支持重点从“大开发”转向“补短板”。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的钱,优先砸向城市群基建、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治理这些硬骨头。和十年前大水漫灌不同,这次的资金流向都是有数量、有方向的。尤其是城中村改造被反复点名,但前边加上了“稳步推进”四个字。上一轮棚改催生太多投机购房,所以这次改用“房票安置”为主流,让拆迁户拿着房票去市场选现房,既去了库存又避免热钱炒高地价。目前35个超大特大城市试点刚铺开,后续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市还得看资金到位情况。所以短期暴增就别幻想了。

 

更隐蔽的变动在土地供应逻辑。会议说要“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翻译过来就是要按人口和产业定土地指标,像北上广深蓉杭这些能吸引人的地方,好地块接着放量;但产业薄弱、人口外流的小城市,新增供地可能直接卡死。我之前反复强调,看未来的核心城市,关键就是看产业和人口,那些GDP上万亿,人口上千万的城市,如果再加上未来产业和战兴产业,就是房地产发展的方向。资源向头部集中的趋势,以后只会更狠。

 

这次的会议也给房子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严控超高层建筑,比如推进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再结合“高质量城市更新”的会议主旨,未来的房屋供应,只能是走“好房子”路线。过去高周转玩套路、装修用材偷工减料的开发商,基本可以提前离场了。头部房企像万科、华润早就布局绿色科技,第四代住宅搞垂直绿化、光伏屋顶,成本贵但能溢价卖。看来新房跟二手房价格的剪刀差,未来只会更大。

 

国家统计局昨天也公布了6月的房价数据。其实有暖意。6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3%,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7%,二三线咱们就不提了,节省篇幅。销售面积和价格同比和环比仍在下降,说明市场还虚着。

 

这次的会议没提“刺激”二字,反而强调内涵式发展,这很能说明上层的态度。现在政策工具箱里最可能用的是温和工具:房贷利率再降一波(尤其二套)、核心城市优化限购(比如社保年限缩短)、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 降低交易摩擦。说白了,就是疏通堵点,但绝不搞强心针。

 

对老百姓来说,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哪些城市可以买房,政策方向又朝哪里走,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还被那些所谓买房保值的说法忽悠了。如果还像过去那样闭眼跟风见房就买,被套牢是板上钉钉的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从来不是为救楼市开的,它要解决的是城市怎么活得更健康。房地产的定位从“经济主角”变成“民生配角”,这个过程必然伴随阵痛。但看远一点,当房子回归居住本质,当城市不再靠卖地续命,或许我们真能告别暴涨暴跌的魔咒。

 

十年前那场会议催生了棚改狂潮,这次会议可能孕育出另一种未来:大城市的城中村变身整洁社区,县城医院学校不再缺钱翻修,年轻人租房也能体面生活。楼市企稳只是副产品,而真正的价值,藏在每一个普通人生活变好的细节里。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