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发文:二级以下民营医院审批原则上暂停
2025-09-08

近日,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引导规范民营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与其他地区同类政策相比,该征求意见稿的一大亮点是明确提出,除特定类型机构外,原则上不再新增审批二级及以下民营医疗机构。这一政策调整,不仅是地方医疗行业的重要变革,更标志着民营医疗发展逻辑正迎来根本性转变,为行业未来走向划定了清晰方向。

电话.jpg

政策核心:聚焦错位发展,遏制重复建设

征求意见稿中两次着重强调 “避免重复建设”,分别在 “引导有效错位发展” 和 “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部分明确要求,民营医疗机构需科学规划布局,成为公立医疗的有益补充,同时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精准布局。这一表述释放出明确信号:卫生行政部门不再放任民营医疗 “野蛮生长”,而是推动行业从 “数量扩张” 转向 “质量提升”,进入基于区域功能规划的有序发展新阶段。这意味着,以往那种依靠简单复制、同质化竞争的办医模式已难以为继。

 

审批收紧:明确限制范围,倒逼资本转型

海南此次政策在审批限制上更为具体且严格。根据意见稿,原则上暂停新增二级及以下民营医疗机构审批,仅对三类机构网开一面:一是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整形外科、康复医院;二是疗养院、护理院;三是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省临床检验中心及第三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这意味着,普通综合医院及一、二级专科医院的新增审批窗口基本关闭。政策通过审批杠杆调节,迫使民营资本跳出传统 “舒适区”,转向以技术创新、服务升级和产业链配套为核心的发展路径。

 

转型指引:瞄准特色领域,对接市场需求

针对存量机构优化及未来发展方向,意见稿给出了清晰指引:支持民营医院转型开展康复医疗、护理服务、医养结合、个性化体检、特需医疗及国际医疗服务,同时推动其与商业健康保险合作,向连锁化、高端化方向发展。这一导向精准契合当下消费医疗与品质医疗的市场趋势。随着大众健康需求不断分层,公立医院专注基本医疗保障,民营医院则可在特色化、高品质、国际化服务领域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二维码.jpg

政策红利:打破壁垒,促进公平发展

除了限制性条款,意见稿也释放出多项利好政策,为民营医院发展松绑赋能。在人才培养方面,民营医院可平等获得专业技术培训名额;在资源对接上,支持有意愿的民营医院加入公立主导的医疗集团或医共体;在医保准入上,符合条件的民营机构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实行统一管理。这些举措意味着民营医院正从医疗体系的 “补充力量” 逐步转变为 “协同伙伴”,只要能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就能在政策支持下获得更公平的发展环境。

 

行业展望:价值重构时代来临

这份征求意见稿并非单纯的约束性文件,更是民营医疗行业的转型指南。它清晰地向行业参与者传递出信号:依赖低水平复制、粗放式依赖医保的发展时代已经终结,未来行业竞争的核心将是政策契合度、市场洞察力和差异化服务能力。要么主动转型求变,要么被市场淘汰,成为民营医疗从业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海南的这一政策调整或将成为全国民营医疗行业变革的开端。对于民营医院的管理者和投资者而言,理性研判政策导向、找准差异化定位、精细化运营管理,将成为在行业价值重构中立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