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改革|多地医院集中退医保引关注!
2025-09-11

医保体系震荡!多地医院集中退医保,究竟发生了什么?

近期,医保领域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多地医院集中退出医保体系。从辽宁营口到江苏苏州,从甘肃酒泉到内蒙古乌海,仅仅一个月内,全国就有近 600 家定点医药机构主动解除医保协议 。这一情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毕竟医保定点资格曾经是医疗机构梦寐以求的 “金字招牌”,如今却为何被大量抛弃?

 电话.jpg

多地 “退医保” 情况梳理

我们先来看看各地的具体数据:

辽宁营口:8 月 25 日,营口市医保局发布通知,解除 53 家医药机构的医保服务协议。其中,1 家为违约解除,52 家均是主动申请解除 。

 

江苏苏州:9 月 1 日,苏州市医保局发布《解除医保协议的医药机构名单公示》,苏州瑞金门诊部等 20 家定点医药机构解除医保协议 。

 

甘肃酒泉:8 月 28 日,酒泉市解除李永德诊所等 52 家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服务协议 。

 

内蒙古乌海:8 月 6 日,乌海市医保局发布消息,共解除医保协议定点医疗机构 99 家、定点零售药店 100 家,总计 199 家 。

 

吉林省直:8 月 7 日,吉林省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发布消息,解除南关区艾络康中医门诊部等 121 家省直定点医保服务协议 。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此次 “退医保” 现象涉及范围广泛,涉及机构众多,且呈现出集中爆发的态势。

 

曾经的 “香饽饽” 缘何失宠?

医保定点资格曾经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有了医保定点资质,意味着有了官方背书,能够吸引更多患者,尤其是那些需要医保报销的患者,客流量自然不愁。然而现在,这一资格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医保监管日益严格

国家医保局在去年底就强调 “绝不允许将不具备条件的医药机构纳入定点管理” 。今年 6 月,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对 “医保定点” 的监管力度 。新规明确点名了三类应及时解除医保协议的行为,包括医疗机构涉嫌虚构医药服务项目、伪造检查检验报告等 。并且,对新增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了 6 个月政策辅导期,在这期间若出现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直接被解除协议 。这使得一些习惯了以往 “宽松” 监管环境,甚至靠 “歪门邪道”,如 “虚构诊疗项目”“伪造检查报告” 套取医保基金的机构,不敢再继续留在医保体系内。

 

运营成本飙升与医保结算限制

民营机构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房租、人力、药品耗材成本逐年上涨的压力 。与此同时,医保结算有着严格的价格限制,诊疗费、药价都被压得很低。这就导致很多民营机构忙活半天,可能仅仅只能保本,甚至还会亏本 。例如,有私立诊所老板吐槽:“以前靠医保拉客流,现在既要应付频繁的检查,又要控制成本,实在扛不住了,不如退了医保,专心做高端诊疗。”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机构不得不重新评估医保定点资格对于自身运营的实际价值。

 

退医保后的不同命运走向

依赖医保的小机构陷入困境

对于那些以社区居民、老年患者为主的小诊所、小型民营医院来说,退医保几乎是 “致命打击” 。这些患者长期以来习惯了医保报销,一旦所在机构不能使用医保,他们大概率会转去公立医院就医。如此一来,这些小机构很可能因为客流骤减,无法维持运营而最终倒闭。

 

部分机构转型求发展

也有一些机构在退出医保后,反而放开了手脚,探索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比如私立牙科、眼科医院,它们转而推出高端诊疗套餐,吸引那些愿意自费的中高端客户 。还有一些中医诊所,主打 “个性化调理”,凭借良好的口碑和优质的服务留住患者 。有民营医院院长就表示:“以前被医保绑住了手脚,现在不用纠结报销比例,能专心提升医疗质量,反而吸引了不少新患者。”

 二维码.jpg

对医疗行业的深远影响

此次多地医院集中退医保的现象,不仅仅是部分机构的个别行为,它反映出整个医疗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推动行业洗牌与规范发展

医保监管从过去的 “宽进松管” 迈向 “严进严管” 的新阶段,这使得不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要么被清退,要么主动选择退出 。这种变革促使医疗行业从 “野蛮生长” 走向 “精细化管理”,留下来的机构将更加规范、更具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倒逼医械厂商转型

医疗机构大规模退出医保体系,也对医疗设备采购模式产生了影响 。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医院,在采购设备时都会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分析,关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而不再仅仅看重初始价格 。这就倒逼医疗设备厂商从单纯的 “卖产品” 转向提供 “产品 + 服务 + 解决方案” 的综合模式,例如推出设备租赁、托管维护等服务,以适应医院需求的变化 。

 

多地医院集中退医保这一现象,是医保监管政策调整、医疗机构运营压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给部分医疗机构带来了生存挑战,也为整个医疗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未来,随着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医疗行业的持续变革,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公平、高效、优质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