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现欠薪丑闻|18名员工百万元工资被拖,监管部门已介入
2025-09-15

近日,广东潮州饶平康民医院深陷欠薪风波,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潮州市民反映,该医院涉嫌拖欠 18 名员工工资,金额高达 1,017,441 元,且至今尚未支付。经澎湃新闻从饶平县官方渠道核实,此情况属实。这些员工被拖欠工资的时间跨度从 2023 年 5 月至 2025 年 7 月,目前劳动监察部门已通知医院主要负责人接受调查。

 电话.jpg

公开信息显示,饶平康民医院已被限制高消费,并成为被执行人。9 月 15 日,当地有关单位人士表示,部分情况涉及员工个人隐私不便透露,但该起劳动监察案件正在按程序办理。这起事件不禁让人联想到近年来多起医院欠薪事件,如江西赣州全南县中医院从 2024 年 7 月起工资未足额发放,社保自 2023 年 5 月断缴,公积金自去年 8 月停缴;2023 年平凉泾川县中医院拖欠 15 个月绩效工资等。这些事件反映出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金困境以及由此给员工带来的生活压力。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场所,其正常运营关乎广大民众的健康福祉。然而,当医院陷入欠薪风波时,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员工的个人生活,更可能对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产生连锁反应。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及《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医院拖欠工资需承担行政与民事双重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若逾期未支付,则需按应付金额 50% 以上 100% 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以饶平康民医院这起事件中的 101 万元欠款计算,当医院逾期三个月未支付,赔偿金范围可达 50.5 万元至 101 万元,总计需支付 151.5 万元至 202 万元。若医院存在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 或 “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 等情形,且满足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工资且数额在 5000 元至 2 万元以上,或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工资且数额累计在 3 万元至 10 万元以上,将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在这起事件中,医院拖欠 18 名员工工资达 101 万元,远超刑事立案标准,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因欠薪导致员工生活困难、引发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后果,刑期将升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法院将对医院判处罚金,并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即使医院在刑事立案前支付全部工资并赔偿损失,仍可能因 “造成严重后果” 被追究刑责,仅在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且 “提起公诉前支付报酬并赔偿” 时,方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小程序.jpg

对于遭遇欠薪的员工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维权。首先,劳动监察部门作为工资支付监管主体,有权对医院进行调查取证,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员工可拨打 12333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热线,或直接前往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提交投诉材料,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若劳动监察处理未果,员工可在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将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审理案件,裁决医院支付工资及赔偿金。仲裁裁决生效后,医院仍不履行的,员工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此外,若医院存在转移财产、隐匿资金等恶意欠薪行为,且数额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员工可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警方将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展开侦查,追究医院及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员工还可向医院工会或地方医疗行业协会反映情况,通过集体协商机制督促医院整改,部分地区工会还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协助员工撰写仲裁申请书、参与庭审辩论。

 

从医院运营的角度分析,医院不发工资可能存在多种原因。一方面,医院运营成本高,资金可能用于支付日常运营费用,如购买价格昂贵的医疗设备、采购持续消耗的药品耗材等,这些都可能占用大量资金。另一方面,若医院有建设新院区、更新设备等的贷款,需要按规定偿还本息,从而导致资金紧张,影响工资发放。此外,医院可能面临医保结算延迟的问题,医保部门与医院的结算存在时间差,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后,不能及时收到医保报销款项,资金回流不及时,也会影响工资发放。管理不善也是一个可能的原因,医院财务管理混乱,资金使用缺乏合理规划和监督,可能导致资金浪费或被挪用。

 

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医院面临着诸多挑战。集采砍价、DRGs 控费等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但也给医院的收入带来了压力。与此同时,医院的运营成本却在不断上升,新设备的投入、人员工资的上涨、就医环境的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在这种收支不平衡的情况下,部分医院可能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进而引发欠薪问题。一些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盲目扩张的现象,建大楼、添科室,但却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甚至连一套合理的薪酬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受挫,当资金紧张时,工资发放便成为了难题。

 

医护人员作为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他们的工作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也关系到整个医疗行业的声誉。当医护人员遭遇欠薪时,他们的生活将受到直接影响。许多医护人员也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需要承担房贷、学费、赡养父母等生活压力。长期的欠薪可能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到家庭的和谐。从工作层面来看,当医生护士开始为柴米油盐发愁时,他们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精力不集中、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问诊时可能少问两句,换药时也许快了半分,夜班护士的脚步里,都带着点疲惫的沉重。这并非他们主观上不想好好工作,而是生活的压力让他们难以全身心投入。更长远的影响是人才流失,有经验的医生可能被私立医院挖走,年轻护士可能考去大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这将导致医院的人才队伍不稳定,医疗服务水平下降,最终受影响的还是那些信赖 “家门口医院” 的老百姓。

 

对于医院来说,解决欠薪问题迫在眉睫,同时也需要反思自身的运营管理模式。医院应当算清三本账:一是收入账,要精打细算,明确哪些项目能盈利,哪些该止损,合理规划收入来源;二是人力账,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让多劳者多得,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成本账,要严格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少搞形象工程,多补业务短板。例如,泾川县提出的 “优化临聘人员待遇” 就是一个好思路,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才能留住人才。

 

监管部门也应当发挥积极作用,不能等到职工投诉了才去督办。平时应加强对医院资金流的监管,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发现苗头就及时介入,避免问题恶化。对于社保、公积金等底线保障,要有硬性约束,确保医院按时足额缴纳,不能让医院想停就停。只有通过医院自身的努力以及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院欠薪问题,保障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行业的稳定发展,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