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再揭医美黑幕!“看脸主播”无证上岗,天价项目涉嫌虚假宣传
2025-11-04

2025年11月2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专题报道“资质乱象背后的医美陷阱”,通过记者暗访揭露了医美行业存在的虚假宣传、无证上岗等乱象。报道显示,一些医美机构通过精心包装的“看脸主播”和“医美咨询师”招揽客户,而这些人多数并未接受过专业医学培训。

 9842bb3dc2f5b43103c84f668292bd07_29bc0313ec539853155be146b14ab4a11529c919.png

一、暗访揭露:无医学背景主播进行面相分析

央视记者暗访发现,多家医美机构雇佣的“看脸主播”和“医美咨询师”实际上并不具备医学背景。这些人员接受的不是专业医学培训,而是精心设计的话术训练,使其能够在直播和面诊中“分析”顾客的面部特征并推荐项目。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些所谓“专家”的上岗培训周期极短,“三天话术培训,五天就能上岗”。他们利用消费者对专业的信任,通过制造容貌焦虑来推销高额医美项目。

 image.png

二、天价项目:1700万费用的“独家专利”被疑虚假宣传

在深圳某医美机构,渠道经理向暗访记者展示了其“实力”:全国拥有6000多名市场人员,年流水达一二百亿元。该机构重点推荐的“窈窈窕体康”项目,号称复购率高达70%。

 

机构负责人声称:“我们买断了NCGCF细胞调控因子的技术专利,有28项专利,因为这个项目除了我们做,别人做不了。” 这番话成为其收取近1700万元天价费用的“底气”。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独家专利”存在夸大宣传的嫌疑。相关技术并未如其宣称的那样具有独家性,所谓的28项专利也存在水分。

 

三、行业乱象:渠道医美隐藏多重风险

报道指出,渠道医美模式存在多重风险。一方面,大量非专业人员从事医疗咨询工作,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隐患;另一方面,虚高的价格和夸大宣传,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更严重的是,这种模式可能涉及税务问题。机构通过渠道模式进行资金结算,可能存在不规范操作。报道预测,税务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的介入已“箭在弦上”。

 

四、监管加强:医美行业将面临更严格整治

此次央视曝光是继今年7月“渠道佣金”乱象调查后,对医美行业的又一次深入监督。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力度。

 

2024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多次发文,明确要求医美机构规范经营行为,严禁无证人员从事医疗美容服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行为。

 image.png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监管力度加大,医美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规范化、专业化将成为发展趋势。

此次央视报道再次敲响警钟,医美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任重道远。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服务时,需认准正规机构和有资质的医护人员,避免落入“美丽陷阱”。对于行业来说,唯有诚信经营、规范发展,才能赢得长远未来。

公众号.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