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高管“小姐姐”被逮捕
2025-07-03

1.jpg

2025年7月2日,一封B站内部邮件在互联网圈炸开了锅——原游戏合作部总经理张某敏因“严重的职务犯罪行为”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这位在公司内部花名叫“小姐姐”的业务负责人,几个月前还手握游戏合作生杀大权,如今却成了反腐风暴的中心人物。

 

一、光鲜履历下的坠落

翻看张某敏的履历,绝对算得上行业精英:汇丰银行起步,辗转上海莫塞尔,再到华为担任游戏中心部长,最终2021年初加盟B站,成为游戏合作部掌舵人。在B站内部,她负责的是最赚钱的板块之一:第三方游戏的引进、联运合作及渠道推广。简单说,就是决定哪些游戏能上B站、给多少推广资源、怎么分钱。有业内人士透露:“头部游戏的联运分成比例、推广位排期、数据结算等,都需要这个部门拍板。”这种位置,在游戏圈就是“财神爷”。

 

二、游戏合作里的“猫腻空间”

虽然B站没公布具体案情,但游戏行业的合作模式本身就藏着不少灰色地带。一位干了多年的游戏发行老手点出三个关键风险点:一是分成比例谈判。平台和游戏厂商的分成没有固定标准,全看谈判,“弹性空间很大,可能出现个别人员通过调整比例收受好处的情况”。二是推广资源分配。首页推荐位、弹窗广告这些曝光资源直接决定游戏生死,“热门资源位的排期往往需要‘打招呼’,这其中可能存在利益交换”。三是数据结算与返点。流水统计和费用结算环节要是监督不严,虚报数据、挪用资金都是可能发生的事。

 

尤其当B站游戏业务正在狂飙突进——2025年一季度游戏收入17.31亿元,同比暴涨76%,占公司总营收四分之一。这种高速增长期,往往也是管理漏洞最容易暴露的时候。

 

三、B站游戏反腐的“历史轮回”

耐人寻味的是,这已不是B站游戏部门第一次“地震”。早在2016年7月,B站就发过一封《致合作伙伴的公开信》,自曝前游戏运营负责人高楠楠涉嫌职务犯罪。当时的手法今天看来依然熟悉:高楠楠招聘丈夫的表弟进商务岗位并隐瞒亲属关系,随后通过丈夫注册公司,把本该属于B站的合同转签到自家公司,截留收入超百万。

 

九年过去,相似剧情在更高级别的管理者身上重演,说明游戏合作这条业务线的防腐机制依然没能扎紧篱笆。

 

四、互联网大厂集体“刮骨疗毒”

“小姐姐”被抓并非孤立事件。就在通报前一天,完美世界自曝反腐行动:百万工作室、青云工作室等负责人涉及收受供应商贿赂、私分内推奖金,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往前看,网易2024年11月通报查处两起舞弊案,9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字节跳动也在2025年6月处理了豆包大模型团队的利益冲突事件。

 

这波互联网反腐潮背后有冰冷数据支撑:近年“大厂”员工贪腐案占互联网贪腐案件73%,平均个案涉案金额高达197万元。业务部门成了重灾区,82%的案件发生在采购销售、渠道运营等直接接触资金的岗位。

 

五、光环下的B站困境

此次事件暴露出B站更深层的矛盾:一边依赖外部游戏合作赚钱(2024年《三国:谋定天下》等联运游戏撑起30%营收),一边却削减自研投入(2024年研发开支同比降18%)。这种“重外部轻自研”的模式,放大了合作环节的腐败风险。更麻烦的是,今年4月B站还因《三谋》广告侵权败诉赔偿阿里100万元——游戏业务在狂奔中留下的管理漏洞,正在一个接一个引爆。

 

“小姐姐”的坠落,既是B站刮骨疗毒的决心展示,也折射出游戏行业狂奔十年后的必然整顿。当流量红利消退,内部反腐不再只是危机公关,而成了企业生存的必修课。对B站而言,抓人容易,难的是如何打破“业务膨胀-腐败滋生-运动式清算”的轮回。毕竟,当游戏收入占据总营收四分之一时,合作链条上的每个漏洞,都在直接动摇公司的根基。